姓名:余瀚 籍贯:陕西汉中
出生年月:1983年8月
研究方向:自然灾害与环境演变
邮箱:m05yuh@mail.bnu.edu.cn
主要成果
  • 余瀚,王静爱,柴玫,史培军. 灾害链灾情累积放大研究方法进展[J]. 地理科学进展,2014,33(11):1498-1511
  • Lin Degen,Yu Han,Lian Fang,Wang Jing'ai,Zhu A'xing,Yue Yaojie. Quantifying the hazardous impacts of human-induced land degradation on terrestrial ecosystems: a case study of karst areas of south China [J].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,2016,75(15):1-18
  • 尹卫霞,余瀚,崔淑娟,王静爱. 暴雨洪水灾害人口损失评估方法研究进展[J]. 地理科学进展,2016,35(2):148-158
  • 王然,连芳,余瀚,史培军,王静爱. 基于孕灾环境的全球台风灾害链分类与区域特征分析[J]. 地理研究,2016,35(5):836-850
  • Han Yu,Jing'ai Wang,Qinqing Shi,Yuanyuan Yin. Research on Region Regularity of Disaster Chains in Gansu Province China[A]. IDRC Davos 2012 - poster collection[C].Global Risk Forum GRF Davos,2012:183-183
  • Han Yu,TseringDroma,Jing'ai Wang. The Response of Increasing Population Exposure to Natural Disasters Risk--A Case Study in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[A]. Posters in Regular Sessions of IDRIM 2012[C].,2012:R-17
  • 王静爱,余瀚. 大学地理通识课程的理念与建设——以北京师范大学“遥感区域”通识课程为例[J]. 中国大学教学,2012,2012(8):6-9
  • 王静爱,余瀚,周瑶,岳耀杰. 北京师范大学“遥感区域”通识课程的理念与建设[A]. 2012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合集[C].,2012:
  • 王静爱,苏筠,余瀚.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思考——以北京师范大学“中国地理”为例[J]. 中国大学教学,2013,2013(11):10-15
  • 王静爱,周洪建,袁艺,史培军. 区域灾害系统与台风灾害链风险防范模式——以广东为例[M]. 中国环境出版社,2013.
  • 尹卫霞,王静爱,余瀚,史秦青. 基于灾害系统理论的地震灾害链研究——中国汶川“5
  • ”地震和日本福岛“3.11”地震灾害链对比[J].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,2012,14(2):1-8
  • 参与课题
  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(973)项目:全球变化与环境风险关系及其适应性范式研究(No.2012CB955403)。参与部分:全球环境风险与气候灾害的宏观格局(第三课题)
  • 毕业生评语 友睦洞达之余瀚

      余瀚本科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物理系,硕士考取了北师大遥感专业。当年他常来听我的课,给我留下了青春好学的深刻印象。硕士毕业后他到兰州工作,2011年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,成为我的定向博士生。在校脱产三年后,他回到工作单位在职学习。

      余瀚是我博士生中毕业年限最长,也是对团队贡献最大的学生。一方面,他支持了老师的职业成长。如在我筹备中国地理国家精品共享课时,他作为技术骨干,帮助建设网站、摄制录像等,在申报到认定一系列环节中贡献卓著。在我申报万人计划过程中,他积极配合整理材料,工作认真到位,细致严谨,逻辑性强。另一方面,他读博年限长,前后经历很多同学,他总是乐于助人,发挥自己的数理优势帮助每个同学,可谓是我的半个助手,学生的知心大哥。此外他还是个孝子,父亲重病,他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和妹妹的责任;在职期间他也是单位的顶梁柱,兼任多门专业课的教学工作。

      他的博士论文始终围绕着“广东台风的综合分析”这一主题开展,具体内容却发生多次调整,其中主要原因是他的跨专业背景。从物理到遥感再到自然地理,专业跨度非常大,对思维方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。他在这过程中花费了很多心力,也经历了很多曲折。他多次出野外,在数据收集上十分下工夫,但受数据的限制,最后研究内容定为区划,结果完成得很不错。他的论文构建了“多尺度-多要素-多情景”的区域台风灾害风险区划研究方法体系,提高了台风灾害风险区划的系统性;构建了基于自下而上途径的“G-BU-BZ区域单元定量综合模型”(Grid-Basic Unit-Basic Zone Model),提高了区域界线划分的定量程度与可信度;形成了由“孕灾环境类型-致灾因子强度-综合风险等级”三级区划体系构成的广东台风风险综合区划方案。现在看来,他读博之路虽长,但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,有益于未来在这一领域的拓展研究。

      在多年的交往中,我与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。我给他总结出几个特点:一是技术能力非常强。这不仅体现在他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熟练掌握,还体现在他对所有电器的熟练运用上。他会根据加湿器的物理原理,给我推荐蒸汽加湿器而非喷雾加湿器。在他担任秘书期间,我的计算机管理是最好的。二是有人情味。将老师视为父母,主动关心老师,有时还会就一些问题开导我,是一个温暖的大男孩。三是很聪明。当他想明白时,这种聪明会发挥到极致,所做事情经常让你眼前一亮。四是注重生活品质。他平时注意饮食锻炼,心态一直很年轻,有逆生长的趋势,毕业时的精神状态甚至比入学时更好。五是善交朋友,而且是知心朋友。这与他乐于助人,常怀感恩之心有关。

      希望他在生活中,能找一个合心的伴侣;在工作上能发挥自己的作用,成为一个优秀教师;在科学研究上能坚持下去,成为一个科学家!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8.12